干部群眾齊心協力,拆遷工作進展迅速。昨天,記者從越城區城改辦獲悉,截至3月7日,越城區已經有近4000戶村民完成協議簽約,簽約率突破八成,基本達到預期。成績的取得,與越城區創新的工作方法和激勵機制有著密切關系。
根據我市城中村改造三年計劃,越城區啟動城中村拆遷攻堅戰,排定36個城中村拆改項目,計劃今年11月份之前完成拆改項目簽約、騰空、拆除“三個100%”目標,總拆遷面積約194萬平方米,這是越城區過去10年拆遷量的總和。
拆改任務分為三個攻堅階段,由難到易,層層推進。“開門紅”攻堅階段(1~3月)拆改任務為16個項目,第二攻堅階段(4~7月)拆改任務為10個項目,第三攻堅階段(9~11月)拆改任務為6個項目。
越城區城中村改造工作形成了區主要領導掛帥,鎮街為主掛圖作戰,部門精兵強將一線參與”的全區聯動格局。目前,“開門紅”攻堅階段共有17位區領導掛帥,相關局辦、鎮街、村參戰領導干部人數超650人,其中副科級干部參戰人數超百人,副科級后備干部超70人。這些骨干力量被分配到3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中,以工作組的形式一對一開展拆遷工作。
越城區還發起拆遷改造立功競賽活動,激發干部工作熱情,使得拆遷工作順利推進。截至3月8日,“開門紅”階段16個城中村拆改項目約84.75萬平方米的任務,已完成簽約3979戶約79.28萬平方米,簽約率82.35%。其中,丁斗弄、洋瀆村完成簽約率100%的任務,小觀村、東光村等6個項目簽約率超95%。
越城區城改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在第一階段的拆遷工作中,越城區涌現了許多溫暖人心的故事和創新工作方法。如東浦鎮的“快梳理、快談判、快簽約、快騰空”的“四快模式”,迪蕩街道借力司法所推進米行街拆遷等,干部群眾的互動加強,更好地推動了拆遷工作。
摘自 《紹興日報》 2017.03.10 首席記者 裴金紅